據香港信報報導,互聯網徹底改變了很多行業的商業模式,與此同時,社交、移動、數據分析、云計算(smac)正在重塑IT市場。中軟國際(354)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陳宇紅接受本報專訪表示,傳統靠並購做大做強的思路已使該公司遇到樽頸,在行業出現顛覆者之前,中軟必須由大公司轉型為大平臺,透過將項目分解成任務,放在平臺上,按勞取酬,提高生產效率,否則將面臨被拆解為若干小公司的風險。
人均效率降 損毛利率
中軟向政府及企業提供IT服務,過去10年的快速增長,是靠不斷開拓新行業及併購。去年,政府與製造業、電訊業、金融業、高科技產業占其收入比重分別為20.5%、27%、16.5%及22.6%。過去10年間,做了逾20項收購,相關項目的收入年復合增長率介乎30%至179%。
10年來,中軟國際收入雖增長近60倍,至32.1億元人民幣,員工數卻增加了70多倍,至2.3萬人,反映人均效率在降低。近3年毛利率也在降低,去年為31.4%。
陳宇紅指出,大公司粗放式發展已產生問題,例如中軟雖屬業內龍頭,市場份額僅為低單位數,而且業內2萬多家IT服務公司,前十家累計市占率不足10%。他解釋說,軟件服務非常個性化,一旦軟件企業發展到較大規模,成本結構將不支援它為小客戶提供客製化服務,龐大的其他市場,由眾多小公司瓜分。
大公司變身大平臺,是陳宇紅提出的解決之道。事實上,中軟去年啟動了一個基於云計算的眾包平臺「jointforce」,透過將項目分解成任務放在平臺上,吸納公司內部或外間的軟件工程師為其服務,按勞取酬。藉助任務與工程師之間雙向選擇,「jointforce」可大幅提高生產效率,並裁汰冗員。陳宇紅指出,該平臺目前在內測階段,已實現毛利率止跌,預計年內可提供貢獻收益。
他還表示,過去遇到好資源首先想到併購,但結果往往是原本有活力的小企業開始「吃大鍋飯」。今後的做法是將其引入「jointforce」,由中軟出面接訂單及負責管理,小企業負責執行任務,收取報酬。一旦形成規模,「jointforce」將發展為類似市集(market place)的平臺,中軟的營運模式亦將變為收取服務費。
截至上周五,中軟市值約40億元。陳宇紅指出,公司平臺化后,業務有望爆發式增長,希望3至5年后令公司市值及營業收入均達到百億元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