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學「平台」新角色?!不論教師或學生,可以跳脫傳統線性教學模式,學生(學習者)可以依據自己的興趣、時間與修習方式,不受傳統線性、定時的教學模式所左右;教師(傳授者)可以更專注在學術研究上,也可以透過IT技術,更有效的掌握學習者的學習狀況以便即時調整教學方式。
經濟日報╱編譯 余曉惠
十年後的大學樣貌,可能和現在相差無幾,但運作方式會有顛覆傳統的轉變,學習的形態將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。
在未來大學裡,大學生不必攜帶厚重教科書到學校,只需在家上網透過多媒體平台上課;外國學生可以在家修習美國或英國名師的課程,同學間透過網路及視訊討論與研究問題;教授則利用巨量資料技術,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、指導同學的討論和作業。
數位互動取代教室
不久後,老師上課時將透過數位平台,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,例如觀察學生花多少時間計算習題,了解哪些人需要幫助。
這些數位平台最初是針對大規模網路免費公開課程(MOOCs )設計,現在愈來愈多大學把這些平台應用於傳統教學,更容易分享內容、主持討論和追蹤學生的作業。
巨量資料追蹤進度
企業也看見未來教室的商機,IBM打算結合個人認知系統和數位學習,由裝置長期紀錄與分析數據,讓老師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。未來老師還是會在教室授課,但主要會透過網路互動,以往對著滿堂學生開講的畫面可能不復見。師生在實體教室碰面,可能只是為了審閱教材內容、解答問題或深入討論某個主題。
由於學生上網就能取得課程內容,學校將不再需要統一規定開學與放假的時間,學生將能自行決定學期長短。學校把內容傳上網路後,部分學生能在數周內學完整個學期的課程,然後再學新課程。有人可能兩年就拿到學士學位,想念四年的人更可能拿到三個主修學位。
學生也將能運用網路打破地域疆界限制,學習地球另一端學校的課程。學校爭搶優秀學生的範圍也不再僅限本國,而擴大至全球。學生也能透過網路和同學、甚至其他學校的學生分享筆記或討論課程主題。
學習場域從教室轉移到網路,教授將不再擔任知識主要來源的教練角色,逐漸轉為鼓勵學生分享資訊,擔任顧問。
過去人們要擠進名校,才能接觸到傑出的教授和同學,但隨著名校把課程放上網路平台,學校的界線也將模糊。哈佛、史丹福大學等名校都把課程放到Coursera等網路平台。
大學恐爆智財戰爭
學校也能節省不少資源。未來大學可能只開發認為自己最有優勢的課程,其他便採納他校已經開發好的一流課程,學校只負責出作業、和學生討論,供師生互動。
大學將成為分享自身資源的場所,因為大家都不想推出一樣的內容,因此開放課堂內容也將引發大學間的知識產權戰爭。聖母大學(UND)資訊與數位長克雷默說,如果某教授推出的課程風靡全國,誰該獲得報酬?教授還是大學?一如音樂和出版業的前例,明星教授是否將紛紛自立門戶?
儘管如此,克雷默認為開放各校課程,將有助改善學習體驗,這將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,拓寬學生取得教材的管道,所有學校都得提高教育品質。
「心理學基礎」或「地理學概論」等沉甸甸的厚重教科書可能走入歷史。未來大學的教授們將挑出偏好的章節,組合成自己的教材,這些教科書將被拆成好幾個部分販售。生產這些教科書的出版業者也將消失,教授再也不必指定買整本教科書,每堂課都有專屬教材。
未來的教科書不再是實體紙張,而是結合文字、影音和電腦模擬程序的數位互動內容。某些情況下,教科書的內容將整合到網路教學平台,學生能上網上課並完成作業。
有些人認為網路教學平台漸受歡迎,大學就能增開課程、減輕學費負擔。這在部分學校確實可能出現,但網路教學平台並未改變大學的成本架構-多數學費都用於擴大行政體系等非學術層面,因此學費不會減少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