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品牌思維不同,策略也迥異!!代工業務領域也有品牌。
代工業中有些專注在量大但毛利較低的組裝業,也有數量不大,但卻是關鍵的零組件,也能創造高毛利。
經濟日報╱記者何佩儒/台北報導
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(MIC)所長詹文男昨(20)日表示,台灣許多具有競爭優勢的中堅企業雖以代工為主要事業,但仍有很好的毛利表現,在企業對企業(B2B)領域中,也打出自己的品牌,建議政府應更支持台灣發展「有進入障礙」的代工產業。
詹文男指出,台灣製造業的代工業務,有些是量大但毛利較低的組裝,也有數量不大,但卻是關鍵的零組件,也能創造高毛利,因此代工不應一概而論。
就品牌來看,詹文男認為,大多數消費者熟悉的是企業對消費者(B2C)的品牌,也就是終端產品,例如蘋果、三星等。若從B2B來看,英特爾、台積電,甚至鴻海其實也是品牌,德國許多隱型冠軍都在B2B領域,有很高的市占率,只因為是B2B,不太為人所知。
詹文男表示,如果企業的主軸活動是製造,要擺脫微利,強化製造的專業服務模式,提升封閉型平台(自己獨特的)系統能力,就是努力的方向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